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日益临近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正迎来八方健儿与宾客
作为世界到达广州的第一站
花都区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广泛统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
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抵离服务保障体系
让参赛人员
“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截至10月19日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抵离服务综合协调保障团队
共出动11198人次
服务保障917批次5355名来宾
让每一位参赛者
全程感受广州温度
“一站式”服务
从舱门到车门的无缝衔接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步入白云机场,电子屏上的标语与温馨指示牌交相辉映。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手持“广州欢迎您”接机牌,在机场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绿色通道微笑迎候。

运动员一来到机场,志愿者便主动上前引导,协助搬运行李、核对行程信息。现场设置的临时医疗点配备AED除颤仪、急救药品,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
据市执委会初步测算,赛时通过白云机场抵离广州的来宾将超过1.5万人。今年初,由花都区人民政府、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抵离服务综合协调保障团队,并协同联动有关保障单位,下设接待、场站工作、安保、交通、医疗、志愿者这6个工作组,为来宾提供24小时抵离服务。

“安全、便捷、顺畅、温馨,这是我们保障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们抵离服务团队收获的评价。”服务专班相关负责人。
残特奥会保障尤为凸显人文关怀。9月15日,20架载有26支代表队、284名旱地冰壶赛事运动员的航班密集抵达,其中59名轮椅运动员需特殊保障。白云机场、花都区机场公安、花都文旅体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团队,提前调配轮椅、无障碍公交车和无障碍小车等,安排了30名志愿者贴心服务,实现“机舱门-大巴门”闭环衔接。

一位运动员感慨:“从下机到上接驳大巴全程都方便快捷,细节也做得很周到,接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细心热情,真正感受到了花都温度!”
平安防线
以“零差错”标准织密保障网络
“平安是全运会抵离服务的生命线。”接待组在团队运作中承担抵离信息流转、接待迎送、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多项职责。通过编制抵离服务方案、流线及图表,建立团队扁平化快速响应机制,现场反复实践,总结复盘经验,不断提高抵离服务质量和效率。测试赛期间,面对多个赛事人员短时内集中抵离的高强度任务,牵头负责接待组的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立即配增派人员,有效加强现场服务保障力量,确保抵离服务高效顺畅。

预案先行,处突迅速:针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等突发状况,团队完善应急预案并反复演练,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健康守护,全天在线:在白云机场航站楼内,8个医疗点配备AED、急救药品等,并建立24小时联动救援机制,让平安“看得见”。
绿色通道,便捷通行:花都区积极协调,在白云机场为赛事人员开辟了专属的绿色通道、安检通道、值机柜台,设置专属停车位和上下客区域,并提供行李优先服务,让平安“摸得着”。

立体安保,防线筑牢:构建起“1办18组”的高效指挥体系,设立“市-区-住地”三级安保指挥架构,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贯通、纵向连横、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优化“1、3、5分钟快反圈”,让平安“守得住”。
青春力量
240名志愿者织就温暖网络
“送给你,辛苦啦!”U16女足冠军上海队队员将一朵系着彩带的玫瑰塞到志愿者王楠手中。这朵玫瑰,成为志愿者与运动员之间温情互动的缩影。
经过严格选拔的240余名青年志愿者,是保障队伍中的亮丽风景。他们经过专项培训和实战模拟,个个都是合格的“平安宣传员”。在引导乘车、核验信息、规范流程、应急处置、安全提示等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性,落细落实安全保障举措,成为传递平安与温暖的使者。

以“绣花功夫”雕琢枢纽服务,以“零差错”标准守护八方来客,花都正用精准、高效、温暖的抵离保障,让全运会的激情与活力从“第一窗口”浸润至整座城市。这支迎宾先锋队,正以行动诠释“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广州实践。
来源:广州花都发布
股票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