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里,杨志带着一伙押送生辰纲的士兵走到黄泥冈。士兵们累得实在受不了,任凭杨志打骂,干脆躺平不干了。就在这时,白日鼠白胜挑着一担白酒晃晃悠悠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正式开场。咱们今天就用刑侦破案的思路,把这场古代 “抢劫大案” 的每个环节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第一步:主谋登场,制造假象白胜挑着酒刚露面,杨志就警惕地质疑酒里有蒙汗药。白胜立刻 “戏精” 附体,冷笑一声:“不卖了!” 这时,晁盖七人从松林里晃出来,假装看热闹。这一幕看似偶然,实则是吴用计划的第一步 —— 让白胜和晁盖等人装作互不认识,打消杨志的疑心。
第二步:言语诱导,放松警惕展开剩余78%白胜对着晁盖等人抱怨:“我这酒是去村里卖的,路过这儿歇脚,他们要买,这位客官却怀疑我酒里有毒,可笑不可笑?” 这话表面是说给晁盖听,实际是讲给杨志和士兵们的。他既解释了自己出现在这里不是专门等他们,又用激将法勾起士兵们的馋虫。这番话就像给杨志的警惕心浇了盆温水,慢慢让他放松了戒备。
第三步:设下圈套,留有余地晁盖等人见状,立刻接口:“他们有疑心,咱们买一桶来喝。” 这里特意只买一桶,就是给士兵们留个念想。白胜还假意推辞:“不卖,不卖!” 这一推一让,把卖酒小贩的傲娇劲儿演得十足,让杨志和士兵们都觉得:这人脾气倔,但酒确实没问题。
第四步:引出工具,暗藏玄机晁盖等人软磨硬泡,白胜 “勉为其难” 答应卖酒,还特意提了句:“你们喝酒没碗瓢啊。”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则是为后面下药埋下伏笔。这就好比小偷先摸清门锁构造,作案工具都提前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五步:现场表演,迷惑对手晁盖等人拿出盛枣子的椰瓢,围在酒桶边大喝起来。一边喝酒一边吃枣,那叫一个痛快。这场景看得士兵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但这里有个小破绽:白胜作为小贩,居然没提前说酒价。要是杨志精明点,抓住这个漏洞,说不定就能识破诡计。不过好在杨志被眼前的热闹场面迷惑,没发现这个问题。
第六步:实施作案,天衣无缝白胜报价五贯钱一桶,晁盖等人开始讨价还价:“五贯钱行,但得多给我们一瓢。” 话音刚落,好戏开场了。刘唐趁白胜收钱,偷偷舀了一瓢酒往松林跑,吴用也跟着进了松林。等吴用再回来,手里的瓢已经沾了蒙汗药。白胜眼疾手快,一把夺过瓢,把酒倒回桶里,还狠狠摔在地上。这一连串动作,既让杨志等人以为瓢里没东西,又让晁盖等人知道药已经下好了。不得不说,这四人配合得简直像提前排练过一样,把卖酒人和买酒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瞒天过海计:古今通用的套路吴用这招,其实就是三十六计里的 “瞒天过海”。简单来说,就是用假象迷惑对方,等对方放松警惕,再突然出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三国时,曹丕想偷偷把谋士吴质藏进府里商量对策。他把吴质藏在装满绢匹的竹篓里运进去,结果被杨修告发。第二天,吴质没进府,但竹篓还照常运。曹操派人搜查,只看到绢匹,就以为杨修诬陷曹丕。这就是用重复的假象骗过了曹操。
隋朝攻打南陈时,韩擒虎、贺若弼天天调动军队,却对外说是正常调防。南陈守军一开始还警惕,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结果大年初一,隋军突然发动进攻,南陈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亡国了。
这招在生活里也常见。比如给老婆准备生日礼物,提前假装加班,等生日当天突然拿出礼物,保准能制造惊喜。商场上更不用说,有个酒厂没钱打广告,就找群众演员去餐馆 “演戏”。演员们装作大老板,点好菜就问有没有自家品牌的酒,没酒就假装嫌弃餐馆档次低,扭头就走。时间一长,餐馆老板都以为这酒很火,纷纷进货,酒厂就这么打开了销路。
不过,再高明的计策也有破解方法。杨志要是让士兵们在路上一个一个喝酒,等前面人喝完没事,后面人再喝,吴用的计谋说不定就失败了。但话说回来,大热天又累又渴,杨志也很难想到这么周全的办法。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涉及重要利益时,千万别被表面现象迷惑,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最后,士兵们在老都管求情下,终于喝上了酒。杨志看大家喝了没事,自己也忍不住喝了半瓢。结果没多久,众人全都晕了过去。晁盖七人轻松把生辰纲装上小车,扬长而去。杨志醒来后,万念俱灰,甚至想跳崖一死了之。但他最终还是没跳下去,之后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这场发生在黄泥冈的 “抢劫案”,堪称古代诈骗的经典案例,直到今天,都还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发布于:山西省股票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