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医里一类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的方剂的总称,并非特指某一个固定方子。根据治疗侧重点的不同,其组成和剂量会有相应调整。
下面是一个汇总了不同来源的“活血汤”及其主要信息的表格,方便你快速了解:
方剂名称
主要组成药物(部分列举)
核心功效
主治方向
来源
活血汤
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官桂、玄胡索、乌药、香附、枳壳等
活血化瘀,止痛
死血、血结之腹痛
《万病回春》
活血汤
当归尾、赤芍、桃仁、元胡索、乌药、香附子、枳壳、红花等
活血行气
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寿世保元》
活血汤
当归、赤芍药、红花、丹皮、川芎、泽泻、郁金、木通等
活血通络
血痹,半身不遂
《症因脉治》
当归活血汤
当归、川芎、赤芍药、红花、紫草、生地黄
活血凉血
痘疮血热壅滞
《医方考》
孙一民活血汤
桃仁、红花、归尾、泽兰、丹参、益母草、柴胡、香附等
活血理气,祛瘀通经
气滞血瘀型闭经
现代医家(孙一民)方
🧑⚕️ 解读与建议
中医用药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病因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方药和剂量。上述方剂虽都名“活血汤”,但成分和主治各有侧重:
《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 的活血汤均以活血行气见长,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类痛症,如腹痛、胁痛。
《症因脉治》 的活血汤则配伍了更多利水通络的药物,如泽泻、木通,主要用于血痹、半身不遂等经络不通之证。
当归活血汤 在活血基础上加入了生地黄等凉血之品,适用于血分有热兼有瘀滞的情况,如痘疮血热壅滞。
孙一民先生 的活血汤是现代临床常用经验方,侧重调理妇科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方中重用丹参、益母草等调经要药。
⚠️ 重要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活血汤类方剂多数有较强活血作用,孕妇绝对禁止服用。
禁忌人群:月经量过多者、有出血倾向(如牙龈易出血、皮下易瘀青)者、体质虚弱无瘀者均需慎用。
寻求专业诊断: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判断你的体质和证型,从而决定是否适合使用活血汤,以及选择哪个具体方剂并调整剂量。
请勿自行用药: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自己随意组合药物可能存在风险。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活血汤”并不是一个固定方剂,不同中医典籍记载的“活血汤”在组成和剂量上有所不同,分别针对不同的证候。以下是一些常见且较具代表性的“活血汤”配方及剂量,供您参考。请注意,中药方剂的使用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方剂名称(来源)
主要组成与剂量(古代度量衡参考:1钱≈3克)
核心功效
主治方向
《万病回春》活血汤
归尾、赤芍、桃仁(去皮)、官桂各5分,玄胡索、乌药、香附、枳壳(去瓤)各1钱,红花5分,牡丹皮、川芎各7分,木香(另磨)5分,甘草2分。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活血化瘀,止痛
死血、血结之腹痛
《寿世保元》活血汤
桃仁9克,红花9克,归尾9克,泽兰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参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活血行气
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临证医案医方》活血汤
当归尾9g,桃仁9g,红花9g,泽兰9g,益母草12g,丹参30g,白芍9g,柴胡6g,香附9g,广陈皮9g,牛膝9g,甘草3g。水煎服。
活血理气,祛瘀通经
气滞血瘀型闭经
《症因脉治》活血汤
当归、赤芍药、红花、丹皮、川芎、泽泻、郁金、木通、秦艽(原方剂量未明确分列,需医师辨证定夺)
活血通络
血痹,半身不遂
🧑⚕️ 使用注意
中药方剂的运用强调 “辨证论治” ,即需根据个人的具体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等,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其病机证型后,选择合适的方剂并调整药物剂量。自行用药存在风险。
⚠️ 重要提示
孕妇绝对禁止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禁忌人群需谨慎:月经量过多者、有出血倾向(如容易牙龈出血、皮下瘀青)、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均需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寻求专业诊断: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切勿仅凭网络信息自行抓药服用。
剂量换算参考:古方剂量单位(如钱、分)与现代克数换算仅为参考,实际临床用量需由医师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决定,有时差异可能很大。
活血汤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时间确实有不少讲究,处理得当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下面我来为你梳理一下要点。
🍳 一、煎煮方法与细节
中药煎煮的许多通用原则也适用于活血汤。
煎煮器具:首选砂锅、瓦罐,其次是无损的搪瓷锅、不锈钢锅。切忌使用铁、铝、铜等金属器皿,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浸泡与加水:煎煮前宜用冷水浸泡药材约30分钟,这样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加水量一般以水面超过药材表面2-5厘米为宜。第二次煎煮时,加水可适当减少,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即可。火候与时间:一般煎煮两次
。通常先用武火(大火)煮沸,然后转为文火(小火)保持微沸。活血汤这类理血剂,一般煎煮时间可参考通用时间,即头煎25-30分钟,二煎15-20分钟。但也有观点认为,滋补类或质地坚硬的药物煎煮时间需延长至煮沸后文火40-60分钟,具体需遵医嘱。特殊药材的处理(非常重要):
先煎:一些矿物类、贝壳类或有毒药物需要先煎30-60分钟,如处方中有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石决明、牡蛎等。
后下:一些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需在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细小种子或粉末状药物(如车前子、蒲黄)、有毛的药物(如旋覆花)需用纱布包好再煎,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
烊化: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另行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服用。
冲服:一些贵重的粉末类药物,如三七粉,不宜煎煮,可用煎好的药液或温水冲服。
🕒 二、服用时间与方法
服用方法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影响疗效。
服药时间:
活血汤通常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若方中含有较多补益成分,也可遵循滋补药饭后服的原则。
具体的最佳服用时间(如早晚分服)请务必遵医嘱,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调整。
服药温度:活血化瘀类中药一般建议温服。
服药频率:通常活血汤是每日1剂,将头煎、二煎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用
。但也有特定活血汤方注明“每日1剂,日服2次”,具体需遵循医嘱。⚠️ 三、注意事项
遵医嘱:以上仅为通用原则。活血汤的具体煎煮方法(如哪些药需先煎后下)和服用时间、频率,必须严格按照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
禁忌人群:孕妇绝对禁止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月经量过多者、有出血倾向(如牙龈易出血、皮下易瘀青)、体质虚弱者也需慎用。饮食禁忌:服用中药期间,一般建议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活血化瘀药物期间,具体饮食禁忌(如是否需忌食生冷、辛辣等)请咨询医师。
服用活血汤期间,合理的饮食配合能帮助药效发挥,反之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下面是一些主要的饮食禁忌和建议。
禁忌类别
常见代表食物
主要原因
寒凉生冷食物
冰淇淋、冰饮料、冰西瓜、生鱼片、梨、苦瓜、螃蟹
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气滞血瘀,影响药物吸收,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油腻厚味食物
肥肉、炸鸡、油条、炸糕、奶油、猪皮
阻碍脾胃消化功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气血运行和药效吸收。
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花椒、生姜、大蒜、芥末、咖啡、浓茶
活血药多偏热性,辛辣刺激食物易助火上炎,引起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还可能降低药效。
酒精及饮品
白酒、啤酒、红酒、咖啡、浓茶
酒精破坏血液系统平衡;咖啡因可能使血管收缩,两者都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药效。
部分“发物”
海鲜(鱼、虾、蟹)、羊肉、鹅肉
可能诱发旧疾或加重病情,如皮肤病患者可能瘙痒加重,骨伤患者可能肿胀加剧。
高糖食物
各类甜食、含糖饮料
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引发或加重瘀血症状。
🍲 饮食建议
服用活血汤期间,饮食上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清淡: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烹饪方式:多以蒸、煮为主。
合适食物:可适量搭配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
⚠️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需留意:中医讲究“辨证论忌”
。例如,体质偏寒者需格外避寒凉,体质偏热或有出血倾向者需严格忌辛辣。最理想的忌口方案应根据您的具体体质和方剂成分,由医师制定。遵医嘱最重要:上述列举为通用禁忌。您的医生可能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给出更具针对性的饮食建议,请务必遵循医嘱。
留意不适反应:服药期间若出现恶心、皮疹等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师。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配合治疗。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活血汤的煎服方法。用药安全第一,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